身心健康首页 > 身心健康
高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的剖析
来源: 时间:2015-05-11 11:03:18 发布者:

现阶段,我国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。大多数父母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无忧、成龙成凤,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必要了解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义无反顾的担当了护驾使者的角色,想尽一切办法替孩子扫除生活学习中的一切障碍,对他们的未来给予厚望。表面看来,这是保障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,实质上是扼杀了孩子心灵成长的动力,使孩子失去了在生活中不断塑造自我、认识自我的机会。形成了“一切以自己为中心”的思维模式。他们如温室娇嫩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的侵袭。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,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,处处受到家长的溺爱和庇护,养成了高傲、自私和心胸狭小、固执己见、优越感强、听不得别人的劝告或批评。所以,一旦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点挫折,就会马上产生心理问题。当进入高中,孩子们不得不独自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习和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时,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适应不良和处理不当。孩子自身的内心冲突加上父母期望落空的必然反弹,各种矛盾冲突一齐来袭,学生不堪重压的心灵自然会产生形形色色的问题。经过这些年与学生的深度接触和细致入微的观察,我发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,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。

首先,高中阶段的学生与少年阶段后期相接,又与青年中期相连,他们在身心发育及性格成熟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。具体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心理动荡性。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控。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“小孩”,处处要求以成人自居,为了表现自己的“非凡”。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,思维的偏激性很大,学生往往盲目的行动,表现得很任性,随心所欲,不考虑后果,缺乏冷静的思考。我认为,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要给孩子以充分的信心,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行为。孩子们干什么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是非观,有时候,他们也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做得不对。不要直接去批评他,而要把他当作你的朋友,切忌不要把他孩子当看待,因为通常在这个时候,他们内心的叛逆心理会更强烈。有些时候,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的一些问题或计划,都可以和孩子商量,去认真听听他的想法。
第二、在学习中出现学习障碍和焦虑情绪,从而引起考试成绩不良,学习效果不佳。在学习强度上,高中较初中来说,课程增多,难度增大,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比较重。长期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在个人圈子,“管”字当头,“套”字为先,约束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开放。久而久之,使学生没有了新鲜感,慢慢对教师的信任逐渐消失,出现我行我素,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,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。人都是希望能得到赞美、理解和支持的,学生更是如此。特别是高中生,如果他们循规蹈矩,却不能引起老师的重视,而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又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,学生就会很快失去了上进的信心和力量,在心里产生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。从而对待周围的事物更加消极、冷漠。有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外貌开始过分关注,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而浓妆艳抹或奇装怪发。久而久之,这部分同学便自我消沉,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和各种心理问题。我认为教师应该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,不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,而且利于培养他们成为“一专多能”的综合性人才,合理利用鼓励机制,这样会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。当然也能很好地抑制了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。
第三、在人际交往问题上,主要体现在男女生交往时尺度把握不当。一直以来我都认为,早恋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原因。所以,预防很重要,这就需要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。及时谈心和耐心引导,关键是取得他们的信任,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还有一些学生,沉默寡言,不苟言笑,而且不太合群,他们一旦因自尊心受到打击和伤害,或因学习受到挫折可能就会一蹶不振,更加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,对学习失去兴趣,对生活失去信心,对家长和老师失去信任。对很多事物倾向于持批评态度,甚至根本否定,而对有些不良倾向持认同态度,大喝其彩。在学校,对思想教育及各种管理制度则采取消极抵制、蔑视对抗的做法等等。对社会出现偏见,并用怀疑、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,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;更有甚者,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付之行动。当学生的逆反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,直接与教师发生碰撞时,教育者要讲究教育的机智,暂不和学生评论是非,而根据情况,采用各种迂回、巧妙的办法使之把气消下去,恢复心理平衡,冷静下来,再耐心地进行教育。可以用关怀体贴的语言去打动、说服他,让他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,爱护他。也可以用表示理解的话语进行劝慰,当然要防止无原则的迁就和不辨是非的随从。所以,我觉得要想在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,一定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对青年学生心理的影响。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的高中学生,他们的心理活动,会受到社会变革,文化、道德、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,善恶、美丑、是非、荣辱等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影响。因此,不能把他们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,而要让他们置身社会,感受社会。不断引导和教育学生全面地、客观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,使他们逐渐从理想王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。对他们的思想、性格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、生产、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,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,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,不致迷失方向。
第四、学生因家庭内部的原因所产生的矛盾,如学生与家长发生沟通不良而产生冷战的问题。很多时候,家长往往觉得自己经常在与学生沟通,但是有时候沟通的效果不是很好。在这里,我认为: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,不要急于去指挥或批判学生,而要试图去理解,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换位思考。不要只和他们谈论学习和高考的事情,如果他不想主动讲,就暂时不要去试图了解他们的秘密。多看他们身上的优点,并给予充分的肯定,永远不要轻易对他们发脾气。可以写信给孩子,让他们把不容易说出口的话说出来。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和父母有很好的交流和关系,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依靠的大山。不要觉得他是和你对着干,他们做了错事也许只是因为年轻冲动或者不得已。从心理学上定义,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,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。我们应该创设一种情境,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他们的不满情绪,发泄他的抱怨,以达到内心的平衡。引导学生主动宣泄,不仅可以获得别人的理解,而且可以获得帮助,使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开,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。心理辅导室的开通,心理健康休闲室的运作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
第五、作为老师和家长平时要积极了解新事物和新思想,学习一些你觉得是年轻人才应该有的特性和技能。要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喜欢什么,追求什么。比如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运动,音乐,时尚服饰,语言......当然你可能不会喜欢,但是要了解这些事物和理解他们。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想让学生充分地接受自己,尤其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,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孩子,让他欣赏甚至崇拜你。比如说你的坚强、自信、宽容、礼仪……。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,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,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年学生克服消极心理,使其心理健康发展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,就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,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,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全面关爱学生,更新教育理念,加强服务意识。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,与他们交朋友,以诚相待,以身作则。爱护和尊重青年学生的自尊心,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,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,坚决反对以简单、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。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,才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,把学生的逆反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。当发现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倾向时,应多一些理解宽容,多一些指导帮助,而少一些批评指责,更不能讽刺和挖苦。要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,同时要加强实现理想办法方面的指导。使学生能以积极主动和客观现实的态度对待美好的理想,并找到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,为理想而努力奋斗。
同时,教师还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,对部分家长可通过家长辅导班形式,给他们授以教育方法,尽量使学生与家长达到心灵的沟通,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,相互合作,形成合力,使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。马思洛的需求理论: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:生存、安全、自尊、情感、社交、最后达到自我实现教育学生提倡自我教育,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,常常思考自己,主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,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改造自己!
 
 
 
 
 
大连渤海高级中学
2009年5月4日

e

联系我们

  • 学校地址: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柳树村
  • 邮政编码:116031
  • 副校长室:0411-84293390
  • 政 教 处:0411--84293490
  • 招 生 办:0411-84293400 84293270 84293420
  • 门    卫:0411-84293540